3月12日上午,化学教研组组长黄刚老师在高二3班开设了一节主题为《碳原子的成键特点》的校内示范课,全体化学组教师观摩了此次公开课。化学组“名师导教”领衔人陈浩老师也参与了此次听评课交流。
黄刚老师以真实情境为主线,通过探讨两种不同乳酸的结构特点引入本课。课堂上学生通过分组自主构建分子球棍模型并展示,更加明确了碳原子的成键特点,让抽象的内容更加具体化,发展了学生证据和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。同时,本节课通过引入多种化学史史料及屠呦呦获奖的历程,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,体现了化学学科育人价值。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、师生和生生互评,产生思维碰撞,让学生的学科知识得到自主构建。
听完课以后,全体化学教师参与了听评课。陈浩老师主持此次会议。首先,化学组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各抒己见,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寻找不足及改进的方式。然后,陈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。他认为年轻教师的授课要像黄主任的课堂一样,多开展有真实情境的教学,要有主题,通过多种学生活动,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。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,说起来,思考起来,这样的课堂才更加有效率。最后陈老师也对年轻教师谈了几点要求,希望他们前三年能站稳讲台和做好题,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好基础。
通过此次活动,年轻教师受益匪浅。相信青年教师们将会获得更大的成长,为学生成长和教研组的进步做出更多贡献。
(图:孔德艳 文:黄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