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12日,高一语文组教师王苏迪开设了一堂别开生面的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公开课。课程以“小说道具”为密钥,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林冲命运的悲剧性与反抗必然性。
课堂聚焦“花枪”“尖刀”“葫芦”“石头”四大道具,学生通过对比影视改编与原著差异(如“葫芦留弃之争”),激烈辩论道具对人物塑造的核心作用。在分角色朗读林冲手刃仇敌的经典片段时,学生从“枪挑火炭”“尖刀复仇”等动作描写中,触摸到林冲从隐忍到爆发的性格裂变。
本节课最具启发性的是对“山神庙大石”的解读。王老师引用毕飞宇《小说课》观点,带领学生拆解“风雪阻门→偷听阴谋→奋起杀人”的缜密逻辑链,揭示道具如何暗合环境、推动情节,最终指向“官逼民反”的宏大主题。
“原来一块石头竟是林冲命运的转折点!”课后学生惊叹。这堂创新课印证了金圣叹“《水浒》字字有法”的论断,也为经典名著教学提供了新范式——从小道具窥见大时代,让沉睡的文本绽放思想锋芒。